他暗示:目前有很多产能是多余的,或者太过老旧的,未来将会有一波产能的整合。
自10月12日起至14日一连叁天,在南港展览馆除了展出台湾目前太阳能产业业者最新技术与产品外,同步登场的还有10余场台湾太阳光电国际论坛,国际市场趋势、智慧能源与储能、先进制程技术、系统应用与整合、行销与风险控管等议题进行剖析探讨,欢迎有兴趣的听众报名参加据了解,预计到2018年,这项技术将正式实现规模化生产,未来有望取代当下主要的火电核电水电等发电方式,为实现青山绿水将做出巨大贡献。
50兆瓦高温熔盐槽式光热发电项目首期验证平台正式并网发电! 10月12日,随着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甘肃阿克塞的正式宣布,这项世界第一、中国唯一的技术项目正式并网投运。这相当于通过熔盐这一介质,把太阳能储备起来放在一个热能库里,随时取用。滨海光热首席执行官马云青告诉前沿新闻记者。自此,中国进入了光热发电的时代。据悉,该项技术完全没有传统发电方式所产生的污染,不仅实现了利用清洁绿色的太阳能资源发电,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能源的储备
如果大幅下调电价,将严重影响利润水平,进而打破行业的发展节奏,不利于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面对气候变化、重度雾霾等严重环境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这不仅是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更因为其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必将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2月份以来,我区新能源消纳逐步好转,月弃风率由2016年2月份最高的64.2%降低到9月份的29.1%,月弃光率由2016年2月份最高的67.4%降低到9月份的36.8%
单晶硅片为目前供应链中最为短缺的区段,一线龙头厂商供货不及满足市场需求,涨价幅度明显,价格已站上US$0.75/pc,并陆续往上提升。单晶电池目前涨幅则略显缓慢,目前价格落在US$0.23~0.245/W之间。电池片价格持续反应硅片的快速涨价,不仅单晶PERC陆续站上US$0.30/W大关,多晶电池本周涨势更加明显,价格已站稳US$0.21/W,大陆价格也成交在RMB1.65/W左右,转换效率18.4%以上的高效多晶电池片后续也将很快站上US$0.22/W。近期整体供应链皆已陆续提升稼动率,但仍有部分硅片厂商来不及因应市况将产能全数开启,使得较高品质的硅片仍处于略为供不应求的状态,特高效多晶硅片持续涨价,最高成交价以超过US$0.65/pc,整体多晶硅片未来两周仍是涨幅可期。
本周延续上周涨势,且不仅中上游涨价明显,中国内需组件价格亦随之起涨,涨势有望自十月蔓延至十一月上旬。中国多晶硅在十一长假后涨幅明显,目前现货市场价格已涨至RMB110-115/kg,带动其他市场多晶硅价格也稍有回稳,且目前仍有中国多晶硅厂处于检修状态,供应量有限,使得多晶硅价格仍能有一波涨幅,预期后续价格能突破RMB120/kg大关,但很快会在RMB125/kg左右面临涨价压力。
由于2017年六月三十号之后中国将大砍补贴的态势已定,需求应能自十一月起畅旺到农历年,不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在十一长假后出现不小涨幅,中国组件价格亦提升至RMB2.9~3/W。然而,以近期招标电价来看,中国组件价格在RMB3.2/W左右将面临极大的涨价压力,使得整体供应链价格虽有短暂荣景,但可能在十一月中旬左右面临涨幅停滞的现象,以后续涨势来看,厂商第四季仍面临极大挑战此外,近年来,部分国家频繁出台针对我国光伏产品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得光伏在全球的应用步伐受到一定程度阻碍。9月2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标杆电价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这个意见稿中,拟将Ⅰ类、Ⅱ类、Ⅲ类大资源区地面电站光伏上网电价分别由0.80元、0.88元、0.98元下调至0.55元、0.65元、0.75元。
电价下调不应该是断崖式的,应该每年以8%到9%的幅度持续匀速下调,这样企业会有一个明确的投资预期,平价上网的目标也能实现。近年来,太阳能利用规模快速扩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成本显著降低,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发改委正在就新能源上网电价调整征求意见,业内人士呼吁,电价不应该出现断崖式下调,建议持续匀速调整。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也表示,未来将推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与相关投资、金融、财税、应用等政策加强联动。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认为,与燃煤发电等传统发电形势以及风电相比,高成本仍是光伏发电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电力系统还未做好大范围接收光伏等新能源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准备,部分地区弃光严重。对于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模式,补贴标准分别为:一类资源区0.2元/千瓦时、二类资源区0.25元/千瓦时、三类资源区0.3元/千瓦时,而目前的标准是0.42元/千瓦时。
重点开展高效率、低成本太阳电池,光伏系统及平衡件、太阳光伏和光伏系统实证与测试系统研究,鼓励开展区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10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16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将加强光伏政策联动,目前正在酝酿鼓励技术创新、产业体系等方面新政,推动光伏发电降成本,早日实现平价上网,并通过微电网、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示范工作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期分布式利用成为光伏产品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郑方能透露,目前科技部正在组织编制十三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在光伏领域将围绕系统、部件、设备、材料、平台等方面进行布局。破除国内光伏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二是开发太阳能和各种应用结合起来的整体解决方案,比如和建筑、车辆、户外设施等的结合。此外,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产业体系,强化标准监测和认证体系的建设。当前系统投资在7-8元/瓦,一二三类电池宜在0.7元、0.8元和0.9元/kwh,中国地幅辽阔,不同地区差别较大,测算只是理想情况,只能供参考。后补贴时代,或者是平价时代,光伏产业发展的方向,一是通过叠加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效率,比如在多晶硅上叠加薄膜。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透露,在汇总行业意见后,已经整理了14页的建议、意见,分别递交给发改委的价格司、能源局的新能源司、财政部和工信部。事实上,这一政策思路已经有所体现。
妥善应对国际贸易纠纷,加强国际产业合作。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电价,还要建立配额+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推动绿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
在他看来,十三五将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配置资源,不断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和技术水平的上升,早日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自我持续发展。在继续统筹资源支持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同时,将推动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提升光伏发电在工业园区,民用设施、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水平
对于陆上风电,《通知》拟对各类资源区上网电价下调约0.03元/千瓦时,且执行期为2018年。如果本轮补贴大幅退坡,我们明年也将计划减少光伏项目投入,或者彻底转型。降补将使行业洗牌任何需要发展的新兴领域,国家给出优惠政策是必须的。从降幅和突击性上,都比光伏缓和了许多。
商会也在国家发改委近日的座谈会上表态,行业愿意让出一些利来,跟国家一起过紧日子,但非理性的断崖式降补不可取。基于长远发展,对补贴建立退坡机制也是应该的。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光伏贴下调源于光伏电站成本的降低,预示行业有望脱离对补贴的依赖。此外,屋顶分布式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光伏发电补贴,也由目前执行的0.42元/千瓦时,下调至一类地区0.2元/千瓦时、二类地区0.25元/千瓦时、三类地区0.3元/千瓦时。
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召集包括商会在内的多部门和大型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召开座谈会,继续征集各方看法。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曾少军接受采访时称,由于此次《通知》提及的电价调整方案将对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影响重大,10月9日,商会发布了《关于光伏标杆上网电价调整意见征集的紧急通知》,征求会员企业意见。
决策部门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关于产业发展未来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尽管补贴下调力度超预期,但在上游组件价格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光伏企业仍具有盈利空间。单丙浩介绍,在信贷、扶贫等政策支持下,近年来大批企业转型光伏行业,出资为农户建立电站,通过后期运维收入盈利。依照现行9毛8的全额上网电价,农户装5000瓦的电站,投资要4万元,至少需6年收回成本。
分析人士指出,光伏平价上网大势所趋,补贴退坡短期内将对部分企业形成强震,但长期看来仍有利于行业发展。随着组件等上游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行,光伏平价上网有望实现,行业迎来高速发展。
行业突进将被叫停对于长期依赖补贴发展的光伏行业,本轮降补若落实,将对中小型企业形成致命打击。光伏补贴或大幅下调新能源发电行业将迎来补贴退坡,光伏发电尤甚。
但目前补贴机制断崖式的降低,或将造成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最后被迫转行,对行业形成震动和伤害。如果电价下调三成,收回成本的时间就增加三成,就是约10年后才能收到投资回报。